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2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暨全国高校核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在威海召开
发布时间:2025-10-27


2025年10月23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暨全国高校核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在山东威海隆重开幕。教指委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姚震,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高克立,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安民,教指委副主任、秘书长、委员以及来自全国近60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的核专业院长、系主任、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近200人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教指委副主任、四川轻化工大学原校长庹先国主持。



程建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承办和协办单位的周到安排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核能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核工程类专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教指委始终致力于发挥“参谋部”“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作用,在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及教育新形态探索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他特别强调了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核专业核学科发展”主题的重要性。同时,他呼吁各高校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中国核工业人才培养教育蓝皮书》的编撰工作,共同推动核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姚震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他介绍了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的办学特色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学科67年来伴随国家核工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他表示,哈尔滨工程大学正处在最好的历史机遇期,愿与各兄弟院校和产业界紧密协作,共同探讨智能时代核工程类专业转型升级路径,共同为我国核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高克立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核工程教育界同仁的崇高敬意。他分析了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核能核技术迎来的黄金发展期以及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他介绍了中国核学会在托举青年人才、组织学术交流、构筑创新生态等方面的工作,并表示学会愿成为教育界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共同培育支撑核强国建设的卓越人才。



王安民在致辞中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回顾了学会成立三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他高度评价了教指委在核工程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详细介绍了《中国核工业人才培养教育蓝皮书》的编撰背景、进展和重要意义,希望各高校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共同完成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工作。

 

开幕式后,教指委副主任、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主任柴国旱主持大会报告环节。



教指委秘书长、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原系主任王学武作《2023-2025年教指委工作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谭思超作《新时代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报告。


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负责人刘义保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的一些体会》报告。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立强作《高温气冷堆技术特点及综合利用》报告。


本次教指委会议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核学科教育主旨展开,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谭思超主持“人工智能赋能核学科”专题报告和交流研讨环节。教指委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苏光辉作《AI赋能核工程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初探》专题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建军作《人工智能时代教学变革应用与思考》专题报告,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国强作《核电子学课程 AI 智能体构建与展望》专题报告。与会代表围绕AI如何深度赋能核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大会闭幕式由教指委副主任苏光辉主持,教指委委员对教指委当前工作进行了研讨,给出了意见和建议,教指委主任程建平进行了会议总结,并再次感谢会务组的辛勤工作。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集体参观了“绿色核能·核技术应用博览会”,并赴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参观。


本次会议顺利召开为全国核工程教育界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凝聚了广泛共识,明确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核工程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与重点任务,对于推动我国核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核工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地址: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刘卿楼)
  • 邮编:100084
  • 电话:010-62785727
  • 邮箱:gwbgs@mail.tsinghua.edu.cn
Copyright © 2020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All Right Reserved